胆囊炎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胆囊炎的病理病因,胆囊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囊炎疾病病因

  一、病因:

  与胆囊结石等有可能导致胆管狭窄的原因有关。

  二、发病机制:

  1、胆囊是胆囊管末端的扩大部分,可容胆汁30~60ml,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2~3mm,胆囊管内粘膜又形成5~7个螺旋状皱襞,使得管腔较为狭小,这样很容易使胆石,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嵌入后,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这样,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长期滞留和过于浓缩,对胆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发炎。

  2、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终末动脉,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由于胆囊粘膜仍继续分泌粘液,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积水,胆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压而缺血、坏死。当胆囊缺血时,胆囊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容易生长繁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趁机活动起来而发生胆囊炎。

  3、由于胆囊有储藏胆汁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因此胆囊与胆汁的接触时间比其他胆道长,而且,接触的胆汁浓度亦高,当此时人的胆道内有细菌时,就会发生感染,形成胆囊炎的机会当然也就增多了。

胆囊炎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胆囊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胆囊炎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1、急性胰腺炎:

该病可继发于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腹痛较急性胆囊炎剧烈,呈持续性,范围较广并偏向腹部左侧,压痛范围也较为广泛,血与尿淀粉酶一般均升高。

  2、急性阑尾炎:

高位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胆囊炎的不同点主要在于详细分析病史和体征。

  3、胆道蛔虫病:

发病突然,腹痛在剑突下呈阵发性绞痛,呕吐频繁,常有吐蛔虫史,腹痛可自行缓解。早期上腹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肌紧张。

  4、溃疡病穿孔:

病人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史,腹痛发作突然,呈持续性,较急性胆囊炎剧烈,并很快波及整个腹部,腹肌强直,但很少有呕吐现象。因较小的十二指肠穿孔,或穿孔后很快形成一个局限的炎性病灶时,容易与急性胆囊炎混淆。

  5、肝脓肿:

位于肝右叶前下方的脓肿,触诊时易把肿大的肝脏误认为胆囊炎性包块。

胆囊炎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胆囊炎症状,尤其是胆囊炎的早期症状,胆囊炎有什么表现?得了胆囊炎会怎样?

胆囊炎症状诊断

一、症状体征:

  1、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2、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我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二、检查:

  胆囊造影和B型超声肝胆扫描是诊断慢性胆囊炎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胆囊造影可以发现胆结石、胆囊缩小变形,以及浓缩和收缩不良等情况,有时胆囊不显影。

  B超检查除了可探查出胆结石和胆囊外型改变以外,还能看到胆囊壁有变毛糙、增厚等征象。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及时就医,通过以上检查,一般可以明确慢性胆囊炎的诊断。

  三、诊断:

  急性胆囊炎患者偶需做CT检查。它除可发现胆囊管或胆囊结石外,诊断主要依据:①胆囊扩大;②胆囊壁普遍性增厚,且增强扫描时可见胆囊明显强化。这两种现象对确立诊断缺一不可,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不难得出诊断。

胆囊炎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胆囊炎有哪些并发病症,胆囊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暂无相关资料。

胆囊炎就诊

胆囊炎就诊指南针对胆囊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胆囊炎挂什么科室的号?胆囊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胆囊炎要做哪些检查?胆囊炎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胆囊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胆囊炎患者就医,解决胆囊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检查前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畏寒、寒战、发冷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 建议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消化内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 诊断标准:

    1.急性胆囊炎 应与引起腹痛(特别是右上腹痛)的疾病进行鉴别,主要有:急性胰腺炎、右下肺炎、急性膈胸膜炎、胸腹部带状疱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阑尾炎等。 2.慢性胆囊炎 应注意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消化不良、慢性病毒性肝炎、胃肠神经功能症和慢性泌尿道感染等鉴别。慢性胆囊炎时,进食油腻食物后常有恶心和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加剧,此种情况消化道疾病少见。另外,可借助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胃镜、肝功能和尿液检查进行鉴别。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腹痛症状减轻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腹痛反胃症状缓解后转门诊治疗。
  • 重点检查项目:

    1.血常规

    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如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并有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则可能是胆囊坏死或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十二指肠引流

    慢性胆囊炎时,如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或寄生虫检查阳性,对诊断帮助很大。

    3.CT检查

    胆囊炎一般临床多能作出诊断, 只有出现并发症时才作CT检查,如胆囊穿孔,CT扫描示胆囊窝部位出现有液平面的脓肿。一般胆囊炎均示有胆囊壁增厚,急性期胆囊多增大。

胆囊炎检查

向您详细介胆囊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胆囊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血清谷草转氨酶静脉胆囊、胆道造影伦代试验胆囊胆道B超肝、胆、脾CT肝脏及胆囊叩诊血清孕激素胆固醇酯腹腔镜血清异枸橼酸脱氢酶血清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血清酸性磷酸酶

1.血常规

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如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并有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则可能是胆囊坏死或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十二指肠引流

慢性胆囊炎时,如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或寄生虫检查阳性,对诊断帮助很大。

3.CT检查

胆囊炎一般临床多能作出诊断, 只有出现并发症时才作CT检查,如胆囊穿孔,CT扫描示胆囊窝部位出现有液平面的脓肿。一般胆囊炎均示有胆囊壁增厚,急性期胆囊多增大。

胆囊炎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治疗胆囊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胆囊炎应该吃什么药。

胆囊炎一般治疗

胆囊炎西医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亦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a.卧床休息、禁食 、腹胀者胃管减压;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c.解痉止痛;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 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术疗法

  ①、急性胆囊炎

: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缓解再择期手术。目前,一些医院已经开展急症保胆手术

  ②、慢性胆囊炎

:微创保胆手术是首选,极少数患者胆囊已经萎缩和癌变,应切除胆囊。

胆囊炎辨证论治

胆囊炎中医治疗

  1、解痉止痛膏1贴,敷中脘穴处,1小时后疼痛消失,治疗胆绞痛。 2、取天枢、气海、中极、关元等穴位拔罐治疗。主治上腹部疼痛。呕吐者,可先在鸠尾、巨阙行针刺拔罐治疗,也可配用中药贴敷穴位。中药为:白术10g,川朴10g,木香10g,乌药10g,郁金10g,白芍10g,玄胡10g,研末调膏敷用。

  3、取白蔻适量,打烂,敷于手腕上,待起泡时刺破,除去黄水,具有退黄之功效。

  4、取鲜毛茛适量,捣烂,团成丸如黄豆大缚臂上,夜即起泡,用针刺破,放出黄水。

胆囊炎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胆囊炎应该如何护理,胆囊炎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胆囊炎饮食

饮食适宜:1.饮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为宜2.含粗纤维的食物。应少量多餐,并多饮汤水。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精 瘦肉 易消化的蛋白质。而且富含营养。 每天50g即可。
清淡,营养消化。 应进大量饮料(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
芹菜 含有大量维生素、纤维素。 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也可选用。
饮食禁忌:1.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2.避免一切酒类、刺激性食物、浓烈的调味品。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肥猪肉 胆囊疾患多缘于湿热壅结肝胆。 肥猪肉属高脂肪食品,而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忌口的关键,就是要控制脂肪食物,否则过量脂肪食物会引起胆囊收缩而产生疼痛。
羊肉 温补性食物,胆囊炎胆结石之人多为胆经湿热偏盛,羊肉温补,故不宜食。 温补性的一般都要避免。
鸡肉 为肥腻壅滞之物,刺激胆囊,引起胆绞痛发作。 胡椒之类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最易引起胆囊强烈收缩而诱发胆绞痛也要避免。

胆囊炎饮食原则

胆囊炎饮食保健

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 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

  (1) 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

  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 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4) 由于脂肪能促使病变的胆囊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故在发作期应对其严加限制。每日脂肪供给量应低于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转后可适量进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可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给300~350克,特别是在发作期应予静脉补给。

  (6) 要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C。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胆囊炎病因 胆囊炎鉴别 胆囊炎症状 胆囊炎并发症 胆囊炎就诊 胆囊炎检查 胆囊炎治疗 胆囊炎护理 胆囊炎饮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