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真菌病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耳真菌病的病理病因,耳真菌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耳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占耳感染的15%~20%。多发生于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的地区。任何年龄均可罹及,但以20~40岁最为多见。常见于单侧且以右侧为多,可能与右手挖耳方便顺手有关。夏季好发。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来源于头面部癣的直接蔓延或手足癣、体股癣、甲癣等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这类感染又称耳癣。

  引起外耳道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烟曲霉和黑曲霉。其中黑曲霉占90%以上。其他有念珠菌、肯霉、犁头霉、柱顶孢、短帚霉、根毛霉、共头霉等,多来源于空中孢子的飘落。80%~90%的外耳道炎可发现各种细菌,如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微小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棒状杆菌等,当与真菌共存时。可使真菌感染加重。

  局部原有皮损如外耳道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以及局部潮湿、外耳道损害如挖耳及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来源于头面部癣的直接蔓延或手足癣、体股癣、甲癣等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这类感染又称耳癣。引起外耳道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烟曲霉和黑曲霉。其中黑曲霉占90%以上。耳道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以及局部潮湿、外耳道损害如挖耳及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耳真菌病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耳真菌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外耳道真菌病应和细菌性外耳道炎相鉴别。后者一般起病急,红肿热痛明显,尤以耳痛为主。慢性外耳道炎则自觉瘙痒,耳道中有少量积脓,直接检查和培养有细菌生长。

耳真菌病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耳真菌病症状,尤其是耳真菌病的早期症状,耳真菌病有什么表现?得了耳真菌病会怎样?

  一、症状

  1.耳廓癣 开始为红色丘疹、水疱。继而脱屑并逐步向四周蔓延扩大成大片红斑,上覆鳞屑。边缘清楚,有丘疹或水疱。可延及外耳道、全耳、颈面部。患者多有局部外用皮质激素史。自觉瘙痒明显,常为一侧。可伴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等。刮取鳞屑加10%KOH液直接镜检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培养有皮肤癣菌生长。

  2.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由皮肤癣菌以外的真菌引起。若病原菌为皮肤癣菌,应称外耳道癣。外耳道真菌病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红斑、鳞屑、水肿或结痂,耵聍堆积。自觉瘙痒。耳有饱胀感或听力减退,有时疼痛。若同时伴发细菌感染,则有脓液和臭味。严重者可累及耳软骨。

  外耳道痂多呈筒状,表面有绒毛状或粉末状真菌生长。颜色依病原菌不同而呈黑、黄、绿、灰褐等色。去除痂片可见表皮红肿,有轻度糜烂。鼓膜可充血、增厚或有湿性分泌物。

  取耵聍或痂片加10%KOH液检查可见菌丝和孢子。有时可见分生孢子头。培养有真菌生长。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直接检查即可确诊。

耳真菌病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耳真菌病有哪些并发病症,耳真菌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耳部的真菌感染常伴有外耳道的瘙痒,患者通常喜抓挠,可因用手抓挠的过程中,真菌感染指甲,可造成其他皮肤的真菌感染以及灰指甲等疾病。同时患者在抓挠的过程中可损伤皮肤黏膜合并细菌感染,同时感染可经外耳道进入耳膜造成耳膜炎等并发症。

耳真菌病就诊

耳真菌病就诊指南针对耳真菌病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耳真菌病挂什么科室的号?耳真菌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耳真菌病要做哪些检查?耳真菌病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耳真菌病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耳真菌病患者就医,解决耳真菌病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 常见问诊内容:

  • 建议就诊科室:

  • 最佳就诊时间:

  • 就诊时长:

  • 诊断标准: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重点检查项目:

耳真菌病检查

向您详细介耳真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耳真菌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真菌培养

  耳道中有少量积脓,可直接检查和培养,有细菌生长。有助诊断。

  取耵聍或痂片加10%KOH液检查可见菌丝和孢子。有时可见分生孢子头。培养有真菌生长。

耳真菌病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耳真菌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耳真菌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耳真菌病应该吃什么药。

耳真菌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1.耳廓癣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霜等。

  2.外耳道真菌病宜先清除痂片和耵聍。然后外用制霉菌素软膏或1%两性霉素B液、克霉唑霜、制霉菌素液等,连用3~4周。若外耳道皮肤有急性炎症和少量渗液。可用2%~4%水杨酸氧化锌粉或制霉菌素10万U加入1g硼酸粉中,撒入耳内。

  3.有并发细菌感染者局部加用氯霉素或金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制剂。

  二、预后

  外耳道真菌病严重者可累及耳软骨。

耳真菌病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耳真菌病应该如何护理,耳真菌病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耳真菌病一般护理

  1.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3.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4.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5.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

耳真菌病饮食

饮食适宜:1宜吃碱性的食物;2宜吃抗真菌的食物;3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苹果 真菌适应在酸性的环境下繁殖生长,苹果是属于碱性的食物,不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每天2-3个为宜。
芦荟 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能杀灭多种真菌、霉菌、细菌、病毒等病菌,抑制和消灭病原体的发育繁殖。 每天100-200克为宜。
牛奶 牛奶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具有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每天300-500毫升为宜,热饮为佳。
饮食禁忌:1忌吃酸性的食物;如奶酪、蛋黄、白糖;2忌吃高脂肪的食物;如肥肉、羊油、牛油;3忌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薯片、油条。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白糖 白糖是属于酸性的食物,食用酸性食物后,适应真菌大量的繁殖,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宜吃碱性的食物。
羊油 羊油富含有大量的脂肪、油脂,容易滋养细菌,导致炎症细菌感染,加重病情的变化,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宜吃低脂性的食物。
薯片 薯片是属于比较容易上火的食物,容易导致上火,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宜吃清淡的食物。

耳真菌病饮食原则

  保健贴士

  1、避免刺激性的药物点耳及用不清洁的物品挖耳。尤其在耳内进水后应将耳内尽快擦干。如长期耳内潮湿易引起霉菌感染;

  2、清除外耳道内的所有痂皮和分泌物,用1~2%柳酸酒精或1~2%麝香草酚酒精涂耳。也可用制霉菌素喷于外耳道。尽量保持外耳道干燥;

  3、保持外耳道干燥、勿用不洁之物挖耳、水入耳后及时拭净并滴入酒精,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耳癣真菌性外耳炎 耳真菌病病因 耳真菌病鉴别 耳真菌病症状 耳真菌病并发症 耳真菌病就诊 耳真菌病检查 耳真菌病治疗 耳真菌病护理 耳真菌病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