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血证的病理病因,血证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证病因

1.感受外邪: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热邪所致者为多。如风、热、燥邪损伤上部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损伤下部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

  2.情志过极忧思恼怒过度,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则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则引起吐血。

  3.饮食不节饮酒过多以及过食辛辣厚味,或滋生湿热,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虚衰,血失统摄,而引起吐血、便血。

  4.劳倦过度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久病或热病之后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久病或热病使阴精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久病人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血证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血证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血证鉴别

  1.辨病证的不同血证具有明确而突出的临床出现——出血,一般不易混淆。但由于引起出血的原因以及出血部位的不同,应注意辨清不同的病证。例如:从口中吐出的血液,有吐血与咳血之分;小便出血有尿血与血淋之别;大便下血则有便血、痔疮、痢疾之异。应根据临床表现、病史等加以鉴别。

  2.辨脏腑病变之异同一血证,可以由不同的脏腑病变而引起,应注意辨别。例如:同属鼻衄,但病变脏腑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吐血有病在胃及病在肝之别;齿衄有病在胃及在肾之分;尿血则有病在膀胱、肾或脾的不同。

  3.辨证候之寒热虚实血证由火热熏灼,热迫血行引起者为多。但火热之中,有实火及虚火的区别。血证有实证及虚证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火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则治法各异,应注意辨明。

血证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血证症状,尤其是血证的早期症状,血证有什么表现?得了血证会怎样?

  血证症状

  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说:“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致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

  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出血,其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正如《景岳全书,血证》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荣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和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

  从证候的虚实来说,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机,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引起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结果。

  此外,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瘀血又会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

血证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血证有哪些并发病症,血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血证并发症

  血证具有明显的证候特征,即表现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出血既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又是一个常见的体征,患者及家属一般均对此高度重视,常能做到快速求医诊治。;

  血证以出血为突出表现,随其病因、病位的不同,而表现为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随病情轻重及原有疾病的不同,则有出血量或少或多、病程或短或长及伴随症状等的不同。与出血同时出现的症状及体征,以火热亢盛、阴虚火旺及正气亏虚证候为多见,所以掌握这三种证候的特征,对于血证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

血证就诊

血证就诊指南针对血证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血证挂什么科室的号?血证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血证要做哪些检查?血证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血证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血证患者就医,解决血证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 常见问诊内容:

  • 建议就诊科室:

  • 最佳就诊时间:

  • 就诊时长:

  • 诊断标准: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重点检查项目:

血证检查

向您详细介血证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血证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蝰蛇毒复钙时间

  

血证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血证的治疗方法,治疗血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血证应该吃什么药。

血证辨证论治

  血证治疗

  应针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1.治火火热熏灼,损伤脉络,是血证最常见的病机,应根据证候虚实的不同,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并应结合受病脏腑的不同,分别选用适当的方药。

  2.治气气为血帅,气能统血,血与气密切相关,故《医贯·血症论》说:“血随乎气,治血必先理气。”对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

  3.治血《血证论·吐血》说:“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要达到治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根据各种证候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包括适当地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

血证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血证应该如何护理,血证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血证饮食

饮食适宜:1:宜吃清气降气、凉血止血蔬菜。2:宜吃健脾和胃的杂粮粥。3:宜吃含有维生素c、b、e丰富水果、蔬菜。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百合 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 百合100克,粳米,煮粥喝。
大枣 红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较好疗效。大枣能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还能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等。 大枣可以煮粥喝,炖汤喝,生吃,每天5-10个枣。
菠菜 菠菜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维他命C及矿物质,尤其维他命A、维他命C含量是所有蔬菜类之冠,人体造血物质铁的含量也比其它蔬菜为多,对于胃肠障碍、便秘、痛风、皮肤病、各种神经疾病、贫血确有特殊食疗效果。 菠菜200-300克,水焯后凉拌。
饮食禁忌:1:忌吃辛辣的蔬菜。2:忌吃发性的肉食。3:忌吃生冷,活血的食物。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辣椒 辣椒辛辣,升肝阳,饮食多表现为咽干、口苦、眼部充血、头重脚轻、烦躁易怒等现象。而且容易导致出血、过敏和炎症,严重时还会发生疮痈感染等。 血证的患者避免食用辣椒。
羊肉 羊肉好吃应适可而止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常常导致口舌侵蚀、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 血证的患者避免食用羊肉。
狗肉 狗肉热性大、滋补强,食后会促进血压升高,甚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因此,脑血管病人不宜多吃狗肉。大病初愈的人也不宜食用,因此时病人体虚,进补只能温补。 血证的患者避免食用狗肉。

血证饮食原则

  血证饮食

  补血食物常常有两大特点,即含有较丰富的铁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尤其是维生素B12和叶酸。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而叶酸可促进骨髓中幼红细胞转化为成熟红细胞。

  含铁量较多的补血食物有鸭血、猪血、动物肝脏、菠菜、茄子等红根蔬菜、还有大枣、柑橘等水果中,另外,只有二价的铁才容易被人体吸收,而食物中多含有三价的铁,所以还需要吃些酸性食物使三价铁在胃肠道中转化为二价铁被身体吸收,这样的酸性食物有西红柿、酸菜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和瘦肉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叶酸。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血病 血证病因 血证鉴别 血证症状 血证并发症 血证就诊 血证检查 血证治疗 血证护理 血证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