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丹毒的病理病因,丹毒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丹毒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接种、放射性损伤及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抓及轻微外伤均可诱发。尤以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有些伤口可小至不易被发现,如面部丹毒可由鼻腔内被抓破的小伤口引起。复发性丹毒系由于细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复发。

  (二)发病机制

  本病多在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酗酒者均可成为本病的发病诱因。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丹毒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丹毒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丹毒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组织炎、多形日光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鉴别。

  1.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局部红肿、边界不清楚、痒。皮疹有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白细胞计数不增多。

  2.蜂窝组织炎 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除脓汁及坏死组织。

  3.多形日光疹 是发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发疹。其损害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或苔癣化等多形皮疹。

  4.血管神经性水肿 为一种暂时性、局限性、无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多发生在组织疏松而易肿胀的部位,如眼睑、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头等处。

  5.癣菌疹 发于小腿部的癣菌疹,常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足癣症状减轻或治愈后症状即随之消失。

  6类丹毒 有接触家畜、鱼类或屠宰工作中受伤史,损害多发生于手部为紫红色,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猪丹毒杆菌培养及接种试验阳性。

丹毒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丹毒症状,尤其是丹毒的早期症状,丹毒有什么表现?得了丹毒会怎样?

丹毒症状诊断

  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2~5天。

  皮疹初起为红肿发硬的斑片,后迅速向周围蔓延而成为大片猩红色斑状损害,表面紧张灼热有光泽,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后皮损向外扩延,中央红色消退为棕黄色并有轻微脱屑,触痛明显。皮损部出现含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的水疱或大疱时称水疱或大疱性丹毒(erysipelas vesiculosum or erysipelas bullosum),症状极严重时患部可以迅速发生坏疽成为坏疽性丹毒(erysipelas gangrenosum)。此情况多见于新生儿,多由脐部或生殖器部开始,后迅速扩延,病情凶险,易引起败血症和腹膜炎甚至死亡。

  损害也可向他处蔓延(游走性丹毒)或在原发损害部位屡次发生(复发性丹毒)。多次复发者称慢性复发性丹毒,局部往往继发淋巴性水肿。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小腿、颜面、前臂、手足及婴儿腹部多见。其他部位也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肿大。全年均可发病,但常见于春、秋两季。

  1.主要依据发病急剧,局部红肿,境界清楚,伴有高热及疼痛等,较易诊断。

  2.中医病机和辨证

  (1)病机:本病多因血热内蕴,火毒侵犯肌肤,或湿热内蕴,外感毒邪所致。发于头面上肢者多为热毒,发于下肢者多为湿热。

  (2)辨证分型:风热毒蕴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疼痛剧烈,边界清楚,恶寒伴高热,头痛,口干渴,心烦急,尿赤短,便干燥,舌质红,苔黄或厚,脉浮数。湿热感毒证: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边界尚清,表面可有水疱、血疱,伴恶寒、低热,渴不欲饮,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白而腻,脉滑数。

丹毒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丹毒有哪些并发病症,丹毒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丹毒并发症

  本病一般可自愈,较少并发其他疾病。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

丹毒就诊

丹毒就诊指南针对丹毒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丹毒挂什么科室的号?丹毒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丹毒要做哪些检查?丹毒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丹毒就诊指南旨在方便丹毒患者就医,解决丹毒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头痛、发热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诊断标准:

    有接触家畜,鱼类或屠宰工作中受伤史,损害多发生于手部为紫红色,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猪丹毒杆菌培养及接种试验阳性。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特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逐步拉长复诊周期待红肿消失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斑块消失后转门诊治疗
  • 重点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

    伤口及破损处的拭子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血抗链和血白细胞;下肢丹毒应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面部丹毒应行鼻旁窦放射线检查。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真皮高度水肿,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肿胀,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管腔为纤维蛋白栓塞,真皮及扩张的淋巴管中有弥漫的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时可见链球菌,水肿剧烈者可见表皮内水肿或大疱。

丹毒检查

向您详细介丹毒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丹毒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真菌组织病理学

1.实验室检查

伤口及破损处的拭子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血抗链和血白细胞;下肢丹毒应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面部丹毒应行鼻旁窦放射线检查。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真皮高度水肿,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肿胀,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管腔为纤维蛋白栓塞,真皮及扩张的淋巴管中有弥漫的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时可见链球菌,水肿剧烈者可见表皮内水肿或大疱。

丹毒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丹毒的治疗方法,治疗丹毒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丹毒应该吃什么药。

丹毒一般治疗

丹毒西医治疗

  (一)治疗

1.全身治疗

原则为除去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症状严重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

  2.抗生素治疗

首选青霉素,可静脉或肌肉注射,体温恢复正常后仍要坚持治疗2周左右。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应用。

  3.局部治疗

原则为消炎。局部可选用各种抗生素软膏、丹毒软膏、20%鱼石脂软膏或纯鱼石脂贴敷。患部周围可涂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湿敷。

  对慢性复发性足癣及以下肢静脉曲张为其病因者,氦氖激光、紫外线及浅层X线照射治疗有效,链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预防复发。

  (二)预后

  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预后危重。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丹毒辨证论治

丹毒中医治疗

中医疗法:

  一、辨证选方

  1.风热化火

  治法:散风清火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牛蒡子15g,薄荷(后下)10g,僵蚕12g,生山栀10g,黄芩10g,黄连10g,板蓝根30g,银花12g,连翘12g,赤芍12g,丹皮1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元明粉;咽痛加玄参、生地。

  2.肝脾湿热

  治法:清肝泄热利湿。

  方药:柴胡清肝汤或花斑解毒汤加减:柴胡12g,黄芩10g,生山栀10g,龙胆草30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0g,银花15g,连翘12g,车前子(另包)30g,生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湿热化火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紫花地丁15g,,银花10g,连翘20g,赤芍15g,丹皮15g,川牛膝15g,赤苓12g,车前子(另包)30g,粉萆薢14g,生苡仁15g,黄柏10g。水煎,每日I剂,分2次服。

  4.胎火胎毒

  治法:凉营清热解毒。

  方药:紫花地丁20g,鲜生地20g,丹皮15g,赤芍15g,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5g,生山栀15g,银花15g,连翘20g,生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5.毒邪内攻

  治法: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先煎)15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5g,黄连12g,黄芩10g,生山栀10g,连翘20g,知母20g,生石膏(打碎)30g,板蓝根15R。若神志昏迷者,加清心开窍之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吞);阴虚舌绛无苔者,加玄参、麦冬、石斛等。

  二、外治

  1.外敷:初起红肿甚者,外用玉露散、鲜银花露调敷,或玉露膏外敷。红肿减退或见起叶疱。或肿胀日久不退,可用金黄散或冲和散调敷;或用金黄膏、冲和膏外敷;或仙人掌、鲜马齿苋、冬青树叶、芭蕉根、大青叶等选用一种,捣烂涂敷患处。

  2.下肢屡发性丹毒选用下列外治法。

  熏洗法:①取大蒜,用一大把煮水平桶,放入木桶中,将患肢乘热先熏(外盖棉被)后温洗,每晚熏洗1次,每次20~30分钟。②又方:乌桕叶、鲜樟树叶、松针各60g,生姜30g。切碎煎汤熏洗。③紫苏100g,葱白100g,鲜风仙带茎叶100g,煎汤熏洗。

  3.手术:引起皮肤坏疽,一切不作外科手术。如有积脓,坏死部分,切一二小口,达到引流目的,外掺九一丹。

丹毒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丹毒应该如何护理,丹毒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丹毒饮食

饮食适宜:1、宜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品。2、宜吃有清热作用的食物。3、宜吃富含蛋白质食物。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苦菊 苦菜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适量生吃。
芹菜 芹菜含有利尿有效成分,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常吃些芹菜有助于清热解毒,去病强身。 榨汁或做菜吃。
豆浆 豆浆极富营养和保健价值,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锌等几十种矿物质以及维他命A、维他命B等多种维生素。豆奶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要高,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适量饮用。
饮食禁忌: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忌食油腻烧烤类食物。3、忌食温热类食物。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辣椒 辛辣伤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 葱、蒜、胡椒等也要避免食用。
白酒 白酒性温辛散,饮酒会加重病情。
小麻椒 肥肉蕴湿生热有碍病情的治疗。 其他油腻食物也要避免食用。

丹毒饮食原则

丹毒饮食保健

丹毒食疗方:

  治疗丹毒的食疗方一、柳叶枣汤

  【配方】 嫩柳叶50g,大枣100g,白糖250g。

  【制作】 将嫩柳叶洗净,剁烂,装入洁净纱布袋内备用;再将大枣同柳叶包一同故人沙锅内,加清水500mL,浸泡30分钟,置武火上烧沸,改文火煮至枣烂时,再加人500m1清水煎煮.直至所余煎汁为500m1左右时,熄火待凉,弃渣,用细箩把煎汁虑净,取汁加入白糖煮沸,待晾温,装入已消毒瓶内,密封待用。

  【用法】 每次服25—50ml,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流火病 丹毒病因 丹毒鉴别 丹毒症状 丹毒并发症 丹毒就诊 丹毒检查 丹毒治疗 丹毒护理 丹毒饮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