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疰夏的病理病因,疰夏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疰夏疾病病因
中医认为,疰夏是因为长期体虚者感受暑热之气所致。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过来,大多是因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另外,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黏膜血管扩张,需要的血液也相应多一些。但是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使皮肤的血管扩张,这时皮肤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这样一来,胃肠壁黏膜血管的血液相对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会影食欲和消化。
所以这个因素体虚弱、复感受暑热之气而引起的以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纳呆,或有低热等为临床特征的外感热病是夏季的常见病。又名注夏。
疰夏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疰夏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疰夏鉴别诊断
常见证型有:
①气阴两亏型疰夏。
证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晕多汗,心烦口渴,纳呆体瘦。舌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治宜清暑益气养阴,方用清暑益气汤加五味子、白芍等。
②暑湿困脾型疰夏。
证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闷纳少,口淡恶心,便溏,苔腻,脉濡。治宜清暑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合六一散。一般夏季过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病人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疰夏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疰夏症状,尤其是疰夏的早期症状,疰夏有什么表现?得了疰夏会怎样?
疰夏症状诊断
①指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见《丹溪心法》卷一。其证每逢春夏之交,忽然眩晕,头痛,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治宜益气阴,消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麦冬、五味、黄柏、生脉散等(见《时病论》)。
②劳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疰夏病。”治用黄芪建中汤。
③夏痿之别称。《医碥》卷三:“痿发于夏者,俗名注夏。”《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疰夏,脾胃薄弱病也。然虽由脾胃薄弱,亦必因胃有湿热及留饮所致。昔人谓痿发于夏,即名疰夏。”证见倦怠,四肢不举,羸瘦,不能食。
疰夏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疰夏有哪些并发病症,疰夏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疰夏就诊
疰夏就诊指南针对疰夏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疰夏挂什么科室的号?疰夏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疰夏要做哪些检查?疰夏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疰夏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疰夏患者就医,解决疰夏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常见问诊内容:
建议就诊科室: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诊断标准: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重点检查项目:
疰夏检查
向您详细介疰夏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疰夏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
疰夏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疰夏的治疗方法,治疗疰夏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疰夏应该吃什么药。
疰夏辨证论治
疰夏中医治疗
治疗本病应从清暑泄热、化湿宽中立法,年老体弱者则益其气阴。
常用效方有二:一为部分病人初患疰夏者,其体质尚实,症见食入呆钝、胸闷腹胀、头重身困等,可用正气片或藿香正气软胶囊化湿宽中,每有显效。(附方:藿香9克,桔梗3克,大腹皮9克,白芷9克,苏叶9克,茯苓12克,半夏9克,川朴6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3克,水煎二汁,分两次服。)二为体质较弱或老年病程日久、精神不支、嗜睡等气阴不足、湿热内困的患者,服清暑益气汤颇有佳效。常年复发的患者,于立夏前连服本方七剂,每能起到预防作用。(附方:党参9克,五味子6克,麦门冬9克,当归9克,青陈皮各4.5克,黄柏6克,神曲9克,甘草3克,水煎二汁,分两次服。)
疰夏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疰夏应该如何护理,疰夏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疰夏一般护理
疰夏护理
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晚上睡眠少,不妨吃过中饭打个盹,补充睡眠。
睡觉时,不要对着电扇或空调出风口直吹,天热皮肤毛孔舒张,邪气通过毛孔长驱直入,容易感冒着凉。
锻炼
不要惧怕高温,不要惧怕流汗,到户外跳跳健美操、游泳、跑步、跳舞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和体温都大有裨益。
疰夏饮食
疰夏饮食原则
疰夏饮食保健
夏季的饮食原则应为健脾利湿,宜采用淡补、清补原料,如木耳、番茄、黄瓜、藕、豆腐、米仁、冬瓜、绿豆、胡萝卜、茄子、鸭子、鲫鱼、鹌鹑等。水果从冰箱里拿出来不要马上吃,稍微放一会再吃。
每年夏天都会“疰夏”的人,可以在立夏之前,用党参、五味子、麦冬、当归、陈皮、青皮、甘草、黄柏、神曲煎汤,一日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周左右,能有效预防“疰夏”。而已经发生“疰夏”的人,在食物选择上也要因人而异,体质偏实的人选清暑泻热的食物,年老体弱的人则应选益气养阴的食物。
特别介绍几款消暑料理,既健康又美味,健脾养胃,对解除“疰夏”很有帮助,不妨一试。
党参茯苓白术鲫鱼汤
原料:鲫鱼一条,约250克,党参、茯苓、白术各10克,甘草3克
方法: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煎煮取备用,鲫鱼去鳞去内脏,加油煸一下,两面翻一下,加入料酒、葱姜,放入适量水煮沸后与中药同煮,加入调味品,还可适当加入胡椒粉调味。
作用: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养胃。要提醒的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光吃汤不吃肉,是不补的。因为蛋白质到一定温度后凝固了,很难融入水中,水中最多只有50%,不吃肉营养很浪费,因此食用此汤时应连鱼肉一起吃。
枸杞茄子黑鱼丁
原料:茄子250克,黑鱼500克,枸杞子15至20克。
方法:茄子加油煸炒一下,黑鱼去骨切成小粒状,加入料酒、盐、味精、芡粉拌匀,拿油煸炒备用,茄子快熟时与鱼丁混合炒匀,枸杞子先用温水浸泡,起锅前5分钟放入。
作用:枸杞清凉明目养肝。此款料理具有健脾开胃、助运利湿、补肝益肾的功效。
芦根绿豆粥
原料:新鲜芦根100克,绿豆50克,粳米100克
方法:芦根切短,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取出渣,再加入绿豆、粳米同煮,直至绿豆煮烂为止。因为天热容易出汗,汗里带出了大量体内的氯化钠,因此吃略咸一点也可以,可在粥中加适量盐,喜欢吃甜的加点糖也可以。
作用:此粥的功用在于清热养胃、消暑解渴。
麦冬黄瓜开洋凉拌菜
原料:麦冬10克,开洋或虾皮、虾米(含钙、锌)30克,黄瓜半斤。
方法:麦冬事先用温水泡一下,适量水烧开后放入麦冬,将其涨开,水留着;黄瓜切片或段或条,依个人喜好,三样东西放一起,少量的水放进去,放入香油、醋、糖或少许辣椒酱等,拌匀,做成凉菜。
作用:麦冬可吃,选购优质精制饮片,功效是滋阴养阴,不易生痘痘。此菜功用是清热消暑、开胃、美容。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