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波-杰综合征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波-杰综合征的病理病因,小儿波-杰综合征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色素斑与息肉的关系尚不明确,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有很高的外显性。

  二、发病机制

  早在1921年Peutz首先报道了一家三代中黏膜皮肤黑斑合并肠息肉28年后,Jeghers和其同事报道了10个类似的病例,由此Peutz-Jeghers综合征得到公认1969年,多种族、多地区的报道,P-J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另外,息肉为多发性,数目远比家族性者为少。此类病人伴有皮肤及黏膜色素斑,两者的关系不清楚。

  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因为成对的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B为显性,所以只要带B基因的个体都可能是病人,包括BB和Bb两种基因型的人,基因型aa的个体是正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以下特点:

  1、患者的双亲中有一个患者,如果双亲无病,子女一般不发病。

  2、患者的子女中有1/2的患病概率。

  3、男女发病的概率相等。

  4、在连续几代中都有发病者。

  多数的显性遗传属完全显性遗传,但也有些显性遗传是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不规则显性、共显性、延迟显性。

小儿波-杰综合征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波-杰综合征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发生痉挛性腹痛,肠套叠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腹症相鉴别。

  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表现梗阻与炎症并存,常见于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胆道结石合并胆管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等。

小儿波-杰综合征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波-杰综合征症状,尤其是小儿波-杰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小儿波-杰综合征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波-杰综合征会怎样?

  一、症状

  皮肤黏膜上有色素斑沉着,伴有典型反复发作的痉挛性腹痛,为其主要症状,痉挛性腹痛多由肠套叠引起,可伴有血便,腹痛时可摸到腊肠样肿物,肠套叠多为暂时性的,有的可以自行复位,隔数年或数月后可再次发作,病人多有低色素性贫血,发育营养差,经常头晕, 依据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斑及反复发作的痉挛样腹痛,结合实验室检查及X线,内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可确诊,息肉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十二指肠,也有报道发生于胃,食管和阑尾者。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口唇,牙龈等部位出现黑斑,再行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息肉。

小儿波-杰综合征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波-杰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波-杰综合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可并发肠套叠、贫血、营养障碍等,偶可见引起完全性肠梗阻者。

  一、肠套叠:

  1、简介:

  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称为肠套叠。其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肠息肉、肿瘤)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等有关。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回盲部套叠、小肠套叠与结肠套叠等型。

  2、临床表现:

  腹痛为早期出现的症状,其特点是平素健康的婴儿,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

  患儿表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以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其症状如前。如此反复多次,患儿精神渐差、疲乏不堪、面色苍白。

  这种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是由于较强的肠蠕动波把套入的肠管向前推进,牵拉肠系膜,同时套叠鞘部发生强烈收缩所引起。个别较小的病儿无剧烈哭闹,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随后进入休克状态,需特别警惕。

小儿波-杰综合征就诊

小儿波-杰综合征就诊指南针对小儿波-杰综合征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小儿波-杰综合征挂什么科室的号?小儿波-杰综合征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小儿波-杰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小儿波-杰综合征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小儿波-杰综合征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小儿波-杰综合征患者就医,解决小儿波-杰综合征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 常见问诊内容:

  • 建议就诊科室:

  • 最佳就诊时间:

  • 就诊时长:

  • 诊断标准: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重点检查项目:

小儿波-杰综合征检查

向您详细介小儿波-杰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波-杰综合征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小肠镜小肠造影纤维结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造影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血常规检查:

  发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象检查特点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数量减少,且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红细胞体积以小者为多,中心浅染。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正常,12~25(参考值27~31f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50~80(参考值80~98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240~300(参考值320~360g/L)。

  二、大便检查:

  呈现潜血阳性。

  三、X线钡灌肠:

  发现小肠多发性息肉。

  四、内镜检查:

  纤维十二指肠镜、小肠镜及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五、显微镜检查:

  可见由正常腺体、上皮细胞和固有膜内增生分支的平滑肌组成,一般认为是良性腺瘤,也有人认为是一种错构瘤(hamartomas)。

小儿波-杰综合征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波-杰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波-杰综合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小儿波-杰综合征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波-杰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确诊后以保守观察为主,有贫血者,应予以矫正。有以下情况时手术治疗:

  1.经常有阵发性腹部绞痛,经保守治疗症状不能缓解,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2.肠梗阻或肠套叠不能自行缓解。

  3.大量失血或长期慢性失血,保守治疗不能控制或贫血不能矫正。

  4.不能排除恶变可能。手术多不切除肠管,肠套叠复位后只切肠取息肉。有时须作多处切开摘除息肉。

  二、预后

  本病平时多无症状,或偶有轻微腹痛不适,但对其并发症,肠套叠、肠梗阻、便血等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误时亦可造成死亡。临床上其恶变倾向虽低,用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J综合征的病人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18倍,故应一生随诊。

小儿波-杰综合征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波-杰综合征应该如何护理,小儿波-杰综合征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小儿波-杰综合征一般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小儿波-杰综合征饮食

小儿波-杰综合征饮食原则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小儿Peutz-Jeghers综合征 小儿波-杰综合征病因 小儿波-杰综合征鉴别 小儿波-杰综合征症状 小儿波-杰综合征并发症 小儿波-杰综合征就诊 小儿波-杰综合征检查 小儿波-杰综合征治疗 小儿波-杰综合征护理 小儿波-杰综合征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