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修复术适应症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不适应人群

  年龄大,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而难以耐受手术者。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手术后

  腹壁切口疝

,

  年龄大,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而难以耐受手术者。

,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注意事项:

  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血,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疝内容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后鞘由于瘢痕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分离过程中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的连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鞘缺损。

,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术前准备:

  应注意术前加强腹股锻炼,消除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等。

,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并发症:

  腹内压力,胃肠压力

,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术后护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饮食保健:

  适宜饮食:

  高蛋白食物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过程

  • 第1步

    对有皮肤覆盖的切口疝,可在切开皮肤瘢痕后锐性分离。

  • 第2步

    对仅有瘢痕覆盖的切口疝,则可在皮肤和瘢痕结缔组织交界处切开,显露出切口疝外层覆盖的纤维结缔组织,即所谓假性疝囊,将假性疝囊四周的结缔组织充分分离,使之与邻近的腹壁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开。一般两侧需超出2~3cm,以减少缝合时的张力。

  • 第3步

    用止血钳提起两侧腹直肌前鞘的筋膜组织,向外拉开,沿假性疝囊基部边缘切开腹直肌前鞘。

  • 第4步

    再次腹直肌向前侧拉开,继续向深部锐性分离假性疝囊、直至显露疝囊颈和两侧的腹直肌后鞘和腹膜。

  • 第5步

    先在疝内容物与疝囊无粘连处切开疝囊,再沿假性疝囊颈部与正常腹膜组织交界处环形剪开。

  • 第6步

    切开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内容,大网膜粘连可以结扎、切断。完全切除假性疝囊,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

  • 第7步

    检查下面的腹内脏器无粘连和损伤后,用7-0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腹直肌后鞘和腹膜。用4-0或7-0号丝线间断缝合腹直肌(间距1~1.5cm即可)。再用7-0号丝线重叠缝合(间断褥式缝合和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

  • 第8步

    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手术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