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处贴近骨干,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骨痂生长过多和桡骨头前脱位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伤及此神经。桡神经由颈5~8与胸1神经根的纤维构成,系臂丛神经后束的继续。在上臂,桡神经出腋窝后从上臂内侧随肱深动脉经过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之间到上臂背面,再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头之间绕过肱骨的桡神经沟下降,到肘上外侧时,分为浅、深2支后进入前臂。桡神经在上臂先后分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在前臂,浅支位于肱桡肌深面,与桡动脉伴行。浅支主要是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于手背桡侧皮肤,和桡侧两个半手指的背面,但不包括远侧二节背面的皮肤。深支又名骨间背侧神经,经过肱桡肌深面到前臂背面,穿过旋后肌后,在浅、深两层肌肉间下降。先后分支支配的肌肉有:旋后肌以上分支的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在旋后肌之下发出支配的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尺侧腕伸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示指固有伸肌。
近年来,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病具有某些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特定疾病的诊断标准。它可能属于某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阶段或顿挫型,在部分患者也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未发现UCTD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UCT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本病是否为另一种结缔组织病仍需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 UCTD的概念最早由LeRoy等在1980年提出。但是,直至1989年以后,相关的临床研究才逐渐增多。文献上的名称仍不统一,有人称之为隐匿性狼疮、不全型或顿挫型狼疮、早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综合征等。各研究者推荐的诊断标准也不完全一致。近十几年来,国外对本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异常及其转归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国内亦有不少UCTD的病例,但系统的研究报道尚少。
本病为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的关节病,包括间歇性发作的急性关节炎;退引性关节病,有时病情严重,有时没有症状,X线检查可在特定部位见到关节软骨钙质沉着的影像。
1994年6月14日在日内瓦召开了有关20世纪90年代绝经研究进展工作会议,提出废弃更年期而推荐采用围绝经期和绝经过渡期。其规定如下:①绝经前期(pre-menopausal period):指卵巢有活动的时期,包括青春发育到绝经。②绝经(menopausal):指妇女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月经,往往要回顾确定。③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 period):指绝经一直到生命终止这一整个时期。④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al period):指绝经前的一段时期,即从生殖年龄走向绝经的一段过渡时期,包括从临床上或血中激素水平最早出现绝经的趋势开始(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一直到最后一次月经。⑤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指妇女绝经前后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上或血中激素水平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来过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即绝经过渡期加绝经后1年。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新型选择培养基的不断出现,支原体的新种类随之增多。迄今,能导致人类性传播疾病(STD)或寄生于人类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有解脲支原体(mycoplasma urealyticum)、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渗透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唾液支原体(mycoplasma salivarium,MS)、嗜精子支原体(mycoplasma spermatophilum,MSp)和灵长类支原体(mycoplasma primatum,MPr)等。有证据表明,这类支原体(MH、MG)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非淋病性尿道炎(NGU)的常见病原体。可引起尿道炎、男性不育、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输卵管炎、盆腔炎、阴道炎等。其中解脲脲原体是引起围生期母婴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伴发的精神障碍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发精神障碍均属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又称柯兴(Cushing)综合征。其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分泌过多引起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肾上腺素功能减退,又称阿狄森(Addison)病。其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