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外伤或胸壁肿瘤切除后胸壁大块缺损,需要进行胸壁的修复和重建。骨性胸壁缺损6cm×6cm以上需行胸壁重建,一般可用自体组织,必要时加用金属支架,大面积缺损(10cm×10cm以上)以三文治式修复法为理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选用岛状背阔肌皮瓣及乳房劈裂瓣。
1.肝肿瘤较大不能一期切除,肿瘤占据全肝面积如有肝硬化者小于50%,无肝硬化者小于75%者,可作动脉灌注化疗,缩小肿瘤,以期二期切除的可能。 2.无黄疸、腹水。
脐疝分为3型,即脐膨出(婴儿型或胚胎性脐疝)、小儿型和成人型。 脐膨出最少见,发生率为1/5000,是一种先天性缺损,突出到脐带内的腹内脏器仅被覆一层羊膜和腹膜,无皮肤遮盖。如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会很快干燥并发生坏死,以致内脏从缺损处膨出体外。 小儿型脐疝较多见,发生率为1%,多发生在2岁以内,常由于先天脐部腹壁缺损和腹内压力增高所致。疝囊外被覆着皮肤和腹膜。 成人型脐疝较少见,多发生在中年以上。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脐部有缺损,另一方面是由于腹内压力增高。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计划生育节育措施的主要方法。因其简单、经济、安全、可复性好,已被中国广大妇女接受。节育器种类的不断更新。目的是寻求避孕效果更好、副反应更低的安全可靠的新方法。我国现今实用的几种宫内节育器如下。 目前已有数十种不同类型和开头的宫内节育器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新型的宫内节育器正不断地被研制开发,尽管形状各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惰性宫内节育器 由惰性原料,如金属、塑料、硅胶、尼龙等制成,带器妊娠率和脱环率高,已于1993年停止生产。 2.活性宫内节育器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第二代节育器内含有活性物质,如金属、激素、药物及磁性物质等,国内的商品有带铜IUD和含孕酮IUD两种。
1.凡肺动脉瓣狭窄病人,症状明显,右心室与肺动脉的收缩压力阶差在5.3kpa(40mmhg)以上者,都应进行手术。手术应早做,以学龄前为适宜。 2.有些病人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及劳损者,应考虑手术。 3.如压力阶差小于5.3kpa或右心室压力低于6.6kpa(50mmhg),临床上无症状,心电图及x线见右心室无明显变化者,一般不需要手术,而应定期随诊复查。鉴于本病的自然预后不良,加之近年手术已有较高的安全性,所以目前对于手术治疗的指征有放宽的倾向。 4.严重肺动脉瓣狭窄,病人末梢循环明显紫绀,甚至昏迷者,经吸氧及输液等治疗无效时,可紧急手术治疗。
腹腔镜胃电刺激术是在腹腔镜下于胃壁胃食管连接处埋置两个电极,电极经导丝连接与埋置在肋缘皮下的电极板上,在体外可对电极板进行调控,在胃镜监测下对电极进行缝合固定以防损伤胃壁。以电刺激改变其饮食习惯,达到减肥减重,治疗肥胖症的目的。 这一减肥术式目前被认为是创伤最小的减肥术式,但其费用较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鼻腔内局限的乳头状瘤。
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使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而发生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粘连,以达到消除胸膜腔、减少气体和液体渗出的治疗方法称为胸膜粘连术(pleu-rodesis),亦称为胸膜腔闭锁术。 气胸和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引流治疗后,一般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自发性气胸具有容易复发的临床特点,文献报道其复发率为34.8%~81.0%。对于恶性胸腔积液,单纯胸腔引流,极少能有效地控制其胸腔积液的产生,且长时间的引流尚可导致胸腔感染、大量蛋白质的丢失等。因此,临床医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重视,均强调消除胸膜腔对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这一手术是要在直肠壁形成几条瘢痕柱来支持、固定直肠,避免其脱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的方法很多,可分下列3种: 1.囊肿切除 因手术复杂,创伤较大,易损伤胰管系统,手术死亡率较高,既往很少采用。近年来由于胆道外科的发展,且囊肿恶变率较高,因此囊肿切除术又日益受到重视。 2.囊肿外引流 是暂时性的手术,由于病情较重,不能耐受较复杂的内引流手术者。待病情稳定、全身情况改善,再行二期囊肿切除术。 3.囊肿内引流 包括囊肿胃吻合术、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囊肿空肠吻合术和y形手术等。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比较简单,但易引起胆道逆行感染。y形手术的逆行感染机会少,但手术较复杂。术者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对于输卵管造口手术,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法。腹腔镜手术伤口小、组织损伤小、病人恢复快、住院期短、术后疼痛及腹胀轻,胃肠功能恢复快。开腹手术是术者在直视下用手亲自操作,其精细程度远远要比腹腔镜高,术后受孕率相对要高一些。
阴茎背神经阻断术是针对于仅由龟头神经过于敏感引起的顽固性早泄而采取的治疗方法。
1.慢性宫颈炎。 2.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 3.轻、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ⅱ级)。
此法适用于疝囊较小和腹股沟后壁较坚强的病例。其特点是不游离精索,只在精索前面加强腹股沟管的前壁。一般用于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