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也称带蒂移植皮肤。现代观点认为,皮瓣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组织块,可以从身体的一处向另一处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需有一个或两个蒂部相连接,也可暂不连接,移植后再进行血管吻合。 皮瓣的血液运输和营养在早期完全依靠蒂部供应。当皮瓣在皮肤移植处愈合后3周左右,又逐渐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时就可以切断蒂部,皮瓣移植过程也就结束了。有时,有的皮瓣也可以不断蒂,比如象局部旋转皮瓣或推进皮瓣等。 皮瓣转移后,由于带有全层皮肤和丰富的脂肪组织,其收缩性远较游离植皮小得多,而且可耐受外力摩擦,并能保持皮瓣转移前原有的色泽。皮瓣在美容整形术中,能覆盖深大创面,保护深部组织,对器官、体形的美容整形是一种理想的材料。如鼻再造整形、矫正唇部畸形、矫正眼睑外翻、耳再造整形、乳房再造、阴茎再造等都特别适用。在头面部整形中,皮瓣移植,特别是局部旋转皮瓣转移对于疤痕切除后的修复,头皮缺损修复整形等也是不可缺少的。 由于面部皮瓣的供应面积小,因而不适于较大面积的美容整形,对于面部大面积缺损(比如大面积血管瘤切除后、大面积黑痣切除后或大面积疤痕切除后),美容整形医生们还可以采用远位皮瓣进行整形修复,常采用的有胸三角皮瓣、颈部皮瓣等。这种皮瓣用于面部美容整形术有几个优点:一是修复面积大;二是供皮瓣区隐蔽,将来愈合后的疤痕不易外露;三是供皮瓣区与面部皮肤颜色接近,面部整形后皮肤颜色接近或差别不大。但远位皮瓣的整形手术较为复杂、费时,术后外观有些臃肿,有时还要进行第二次去脂肪修整术。
胰腺囊肿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真性囊肿体积小,具包膜,多位于胰体或胰尾部,常无明显症状,多不需外科治疗;假性囊肿为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时胰腺渗出液外漏,积聚在小网膜腔内,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纤维性假膜所致,常因体积膨大,出现胃肠道受压症状,而需外科手术治疗。
胸壁结核是全身性结核感染的一种局部表现,因此必须首先进行全身抗痨治疗,在全身及局部病情稳定,血沉稳定以后,再进行局部病灶清除,缝合伤口。如冷脓肿有继发化脓性感染,应先作切开引流,待继发感染控制后,再作病灶清除术。
腹部横行切口较经典的全腹成形术小,不做脐移位的腹壁整形术都可以称为迷你腹壁整形术。下腹部皮肤软组织松弛的较年轻的患者非常适合迷你腹壁整形,而不适宜采取全腹壁整形切除大量皮肤。腹部脂肪抽吸术和牢固的肌筋膜折叠术,通常都是迷你腹壁整形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的下巴都普遍有点短,这会显得脸部比较胖,自体脂肪丰下巴可以重塑下巴线条,让你的脸型更加完美。自体脂肪丰下巴因其微创无痛,见效快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上采用最多的丰下巴的方式之一。
PPH即吻合器痔环切术,适用于各类痔疮,尤其是重度内痔和部分直肠粘膜脱垂的病人。其原理是:保留肛垫,将部分内痔及痔上黏膜、黏膜下组织环行切除吻合的同时,进行瞬间吻合。既阻断了痔的血液供应,又将滑脱组织悬吊固定,将病理状态的肛管直肠恢复到正常的解剖状态。又称为“痔上黏膜环切术”,这是一种以肛垫病变引起痔疮这一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为理论根据的新技术。PPH手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手术时先扩开肛门,于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黏膜环形缝合一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吻合器可将脱垂的黏膜带切除下来,整个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受内脏神经支配,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又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黏膜脱垂带,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对内痔、外痔、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术后见效快、恢复快、无痛苦等特点。
膜在心脏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及普通又关键:瓣膜相当于门卫,阻止血液回流于刚刚离开的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在心室与离开心室的血管之间,都有瓣膜。血液流过后,瓣膜就会合上,发出我们在电视上听到的心跳声。最常见的瓣膜问题是二尖瓣脱垂。
血栓摘除术适用于髂、股静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图1],(临床表现病肢严重肿胀、发绀、发凉、剧痛,严重者可发生寒战、坏疽甚至休克,轻者仅见病肢显著水肿)。手术须在发病的早期,大约12~48小时内,血栓尚未与静脉壁粘连和远段静脉尚无广泛性血栓形成之前施行。
并非每个输尿管结石都需要手术治疗,有的结石较小,可能自动排出体外,可先试非手术方法处理,如药物疗法。有的结石稍大或不易自行排出体外,但也可先试行其他方法处理,如用套石篮拖出、输尿管内气压弹道碎石或体外震波碎石。输尿管开口处结石可试用结石钳经膀胱镜取出。手术治疗的病例需经选择,决定适应证,如结石确诊已久,经试用上述各种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再考虑手术问题,结石以上已有明显积水者应优先考虑。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治疗一般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的困难程度决定于结石部位,输尿管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或异常情况。
无论如何在疑有外伤性脑积水时,即应早作影像学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尽快施行分流手术,以缓解由脑积水而引起的进行性脑组织萎缩。较常用的脑室-腹腔分流术。
心脏联合瓣膜病是指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的疾病。根据国外大组尸检报告,联合瓣膜病变约占心脏瓣膜病变的27%~41.5%。但根据国内外大组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联合瓣膜病变约占心脏瓣膜疾病手术的11.5%~28%,平均15%左右。在联合瓣膜病中以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双病变最为常见,约占48%~87%;其次是二尖瓣合并主动脉和三尖瓣三瓣膜病变,占7%~24.5%;二尖瓣合并三尖瓣病变也较多见,但大多是器质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病变,器质性二尖瓣和三尖瓣病变仅占2%~4%左右;主动脉瓣病变合并三尖瓣病变很少见,约占<5%;而三尖瓣与肺动脉瓣双瓣膜病变,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4瓣膜病变均非常罕见。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简称急性骨髓炎)多半发生在儿童,好发于长管骨的干骺端,最常见于股骨、胫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预防残废的关键。早期治疗包括及早、足量、有效的全身抗生素治疗和支持疗法,和及时的局部切开减压、引流(包括骨髓腔钻孔或开窗),以达到解除骨内脓肿的压力,避免向髓腔扩散,防止及减少骨质的破坏与坏死的目的。术后应继续应用抗生素直至炎症消失。
松质骨移植的优点是刺激成骨作用大,爬行代替过程快,抗感染力较强,且可形成碎片,填充于骨端间的任何裂隙。因此,它应用的范围较广。它的缺点是质地较软,内固定作用较弱。故临床上常需与皮质骨移植或金属内固定合用,一般,松质骨移植多用于骨肿瘤或炎症刮除后形成的骨腔的填充、关节融合、骨折不愈合、骨缺损等。此外,在血供不良的骨折行切开复位(如胫骨下1/3骨折时)也可用松质骨碎片移植,以促进骨折愈合。 髂骨有较多优质的松质骨,需用大量松质骨时,可从髂骨采取;亦可取自肋骨。需用少量的松质骨时,则可在病骨邻近的骨端采取,但含脂肪较多,质量较差。
畸形特点为: 1.该屈曲畸形常发生在小指,偶尔累及环指,一半以上为双侧。 2.屈曲常发生在近端指间关节,时伴有掌指关节或腕部对抗性背伸。 3.在10岁前进行性出现手指的屈曲,常有家族史,开始不明显,渐渐屈曲加重而被家长重视。 4.常伴有其他全身性综合征如 doun综合征,klinefelfer综合征,几种常见的颜面综合征,时伴有歪斜畸形。 5.主要表现为屈指浅肌短缩,畸形原因不清,多因浅肌起点不规则所致,可起于屈环指浅肌或蚓状肌等。常伴皮肤短缩,伸指功能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输卵管卵巢粘连松解术在输卵管、卵巢粘连在不孕症、慢性盆腔痛的病人中十分常见。多由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既往手术所致。通常附件会固定于阔韧带后叶或侧盆壁。输卵管伞端往往被包裹。严重时附件可被包裹在子宫直肠窝内,手术时极易损伤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