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病毒病(virus disease of salivary gland)又称涎腺巨细胞性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本病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此种病毒在人体内可长期存在,由唾液或尿中排出。感染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染,婴幼儿可经胎盘感染。多见于颌下腺和腮腺。
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 recessive cerebellar ataxias) 这类疾病中,较重要的有Friedreich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本处重点讨论前者。Friedreich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F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点是儿童起病,进行性共济失调、心肌病、下肢深感觉丧失、腱反射消失,以及锥体束征,常伴骨骼畸形。现已知本病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随着致病基因被克隆以及发现基因有GAA三核苷酸重复扩展,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了解。
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手术前后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应激反应。术后精神障碍并非为独立疾病单元,其中有心因性反应,内因性精神病的诱发,但大多为症状性精神障碍。外科手术后精神障碍系指外科手术后数天内所出现的精神障碍。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心肌传导纤维、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Wellens将其定义为:频率超过100次/min,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自发性室性电除极活动,包括单形非持续性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如果是心脏电生理检查中程序心脏电刺激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则必须是持续6个或6个以上的快速性心室搏动(频率>100次/min)。室性心动过速可以起源于左心室及右心室,持续性发作时的频率常常超过100次/min,并可发生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恶化,可能蜕变为室扑、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需要积极治疗。
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X-linked lymph proliferative disease,XLP)为一种T、B细胞均发生缺陷的联合免疫缺陷病,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可加重该病的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