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健康网

搜一下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EP)又称迁延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肺炎 (chronic eosinophilic pneumonia,CEP)。本病较单纯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病程长,通常为2~6个月,甚至超过1年,症状也较严重。

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 esotropia)一般在生后或生后数日内发生内斜,因患儿父母很少在新生儿时期就诊,故临床上很少见到先天性内斜视,多见的是生后早期发现有斜视。因为患儿父母对婴儿一岁以内的双眼眼位情况,常常不能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有可能把双眼视轴平等的不稳定性,误认为是先天性内斜。此外在婴儿时期,由于鼻部尚未发育完善,多有内眦赘皮及假性斜视,也容易造成混淆。有些后天性调节性斜视,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发生,以上这些,都可引起诊断上的混乱。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idiopathic segmental infarction of greater omentum)主要表现为大网膜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病因不明,诊断困难,是临床上少见的急腹症。Bush(1896)首先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到目前为止国外累计报道约200例。国内王体民于1985年报道了第1个病例。

土拉热菌病(tularemia)在美国是常见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其致病菌土拉热弗郎西丝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广泛寄生于许多野生动物、家畜及鸟类身上。蜱或鹿蝇叮咬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像其他鼠疫一样,土拉热菌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局部淋巴结,其特征是全身各处的局灶性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炎症反应。肺部受累一般继发于菌血症或原发吸入致病菌所致。在土拉热弗郎西丝菌所致溃疡性肉芽肿中,约10%~15%的病例累及肺部。

日光性雀斑样痣(solar freckle-like nevus)是指由自然或人工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界限清楚的色素斑。因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又称老年性雀斑样痣。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hypo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低。是由于甲状旁腺发育不全,激素分泌不足,代谢与合成障碍,或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缺乏生理功能,靶器官受体异常对PTH不敏感所引起。临床上以低血钙、手足搐搦和高血磷为其特点。

部分性发作 (partial seizure) 也称局灶性癫痫发作(focal seizures),临床及脑电图最初改变提示,大脑半球某部分神经元首先被激活,继而出现同步快速放电,迅速向周围正常脑区扩散,产生一系列电生理和神经化学变化,至神经元能量耗竭和代谢降低使发作自动终止。根据发作过程是否伴意识障碍,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和复杂部分性发作(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结肠过敏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以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 肠功能紊乱为特点,由肠道敏感痉挛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 有人称本病为结肠功能紊乱、粘液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综合征、 激惹性肠综合征、肠应激综合征、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结肠过敏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以20~50岁的青壮年最多,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约占3/4),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尚无可靠的统计。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一般门诊中,约占消化道疾病的30-50%。

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较少见,药物可引起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阳性并加速红细胞破坏。

一氧化碳(即煤气)中毒(carbonmonoxide poisoning)大多由于煤炉没有烟囱或烟囱闭塞不通,或因大风吹进烟囱,使煤气逆流入室,或因居室无通气设备所致。冶炼车间通风不好,发动机废气和火药爆炸都含大量一氧化碳。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窒息。

疾病 风赤疮痍

过敏性眼睑皮肤炎最常见的为眼睑湿疹,它是一种由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或鳞屑的皮肤炎症反应,可为全身或面部湿疹的一部分,也可单独眼睑发病。

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12h内初次排出胎粪,或可延至12~24h,极少数在24~48h才开始排便。如果新生儿因胎粪稠厚、积聚在乙状结肠及直肠内,出生48小时后尚未开始排便,出现一过性低位肠梗阻症状,称胎粪性便秘或胎粪栓塞。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对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病变,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较少见,但对母儿危害甚大。

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male adolescent mammoplasia)是指男性在青春发育时,乳腺组织良性增生所导致的一侧或两侧乳腺的增大。一般发生在12—16岁,增大的乳腺组织一般不超过3cm,可能是不对称的,并有轻度触痛,大多持续12—18个月,随男性性发育的成熟而逐渐缩小至消失,也有的持续2—3年,甚至长期存在。

回盲肠综合征(ileocecal syndrome),又称粒细胞减少性肠病、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亦有称之为白血病合并盲肠炎。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病变,如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病人可合并此病征。病变可累及回肠末端、盲肠、阑尾及右半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期间的发热、腹痛、腹胀、腹泻、血便、恶心、呕吐等。

上一页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2024 www.12jk.net 版权所有 东莞市小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健康资讯站 备案号:粤ICP备19142398号

杭州康复医院 泰国试管婴儿费用